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制作人:邹晓燕
课程名称 |
大学英语II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机械制造设计及其 自动化 |
课程类型 |
公共基础课 |
开课年级 |
大学一年级 |
课程性质 |
综合必修课 |
课程总学时 |
64 |
一、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低、中年级(一、二年级)的一门综合教育必修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II》先修课程是《大学英语I》,后续课程是《大学英语III》,课程开设主要目标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本课程涵盖读写、听说和阅读,这三部分相辅相成,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处理三部分之间的分工、配合,又要保证其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每单元都有和大学生切身相关的具体的主题,教师应将思政教育隐性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发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资源,将思想教育贯穿到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知行合一”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自信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II》课程教学大纲是依据《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及2020年6月初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来制定的。
教学背景:《大学英语II》共计 64 学时,延续《大学英语 I》的基本体系,通过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好语言基本功。引导学生辨别多元视角、对比不同文化、深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课以“Education—教育”为单元主题, 通过 Text A A Liberal Education (通识教育)及Text B How Higher Education Can Adapt to the Future of Work(教育如何适应未来的工作)两篇阅读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教育,介绍中外教育观,掌握教育相关词汇和重难点句型,学会在小组讨论、口头报告和课后练习中正确运用相关词汇和重点句型。
学情分析:这门课程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大一学生,其特点如下:
1.本班学生为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一年级学生,其知识储备主要来源于中学,大部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规律性认识,还有进一步扩充的空间;
2.学生虽然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但普遍对英语语言的人文性认识不足,对文字篇章背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辨识度不高,批判性思辩能力较差,亟需教师引导;
3.作为在互联网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学生整体对数字化教学接受度高,并能够运用各种数字化教学平台辅助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Chinese Education中国教育
2.对应章节:Unit3 Education—教育
3.课程讲次:Book2-Unit3-第1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深耕课文内容,提高语用能力。扩大词汇量,夯实语法知识,识别典型的英语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到语言实践中。
2. 能力培养:提升跨文化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后疫情时代下当代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在中英语言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文化中教育理念的对比和比较,提升对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深度思考。
3. 价值塑造:
厚植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自古至今的教育思想,熟悉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主动跟随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我,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一己之力。
培养高阶思维,践行现代教育理念。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开展调研,了解当代高等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增强大学生对当代高等教育的认知,养成健康学习态度,树立正确学习目标,承担社会责任。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阶段,教师在注重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意识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形成动态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四、案例主要内容
思政内容1:探讨话题:中国传统教育。提供课外学习素材:Confucius孔子;Bailudong Academy白鹿洞书院,复盘与“教育”相关内容的语言储备和知识储备。
思政内容2:关注时代环境,探讨当代高等教育理念。撰写作文:My Ide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五、案例教学设计
1.课前
预习课文,提供课外阅读素材,扩大知识面。复盘与“教育”相关内容的语言储备和知识储备。
教师任务:基于“教育”的思政话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整理思政素材;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和行动。
学生任务:复习课文、课外阅读任务。在学习通平台提供两篇阅读素材(孔子、白鹿洞书院),和观看授课教师的“小浔英语说”视频号或微信公众号中的“白鹿洞书院”短视频。



进行相关词汇小测,复盘“教育”相关内容的语言储备和知识储备。
2.课中
课堂活动。关注时代环境,探讨当代高等教育理念。
Leading:
Ask students briefly introduce the Education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the Regulations ofBailudongAcademy.Discuss their influences on Modern Education of
China.请学生简单介绍孔子教育思想和白鹿洞书院揭示,并讨论其对中国当代教
育的影响。
Teaching Process:
Step1 Understanding the Remarks of Confucius on Education and Learning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One who can learn something new while reviewing what he has learned, is fit to be a teacher.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Tolearn without thinking risks to be blind, while to think without learning risks to be impractical.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To admit what you know and what you do not know, that is knowledge.
Step2 Understanding the Ana of President Xi on Education and Learning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A thriving education makes a thriving country, while a powerful education
makes a powerful country.”
——2018年 5月 2日,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并与师生座谈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A thriving education makes a thriving country, while a powerful education makes a powerful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a country's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potential.”
—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并与师生座谈
摘 自 China Dailyhttps://language.chinadaily.com.cn/a/202007/08/WS5f051a90a310834817257e33.html
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
I hope you will stay hungry for knowledge, keep your interest in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foster your scientific spirit.
练就本领,不负韶华
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The youth must refin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Study is the ladder of progress and practice is the way to improve capability. Quality and capability of the youth are directly linked to the course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Step3 How significant can education be for China’s National Development?Watchthe following video to see how China provide every child with equal access toeducatio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ased on the video you have just watched. What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facing the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Why is it imperative to prioritize education?
How has China benefited from its unremitting efforts towa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What role does education play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According to Rob Tierney, what should the best education focus on?
3.课后
完成课后相关词汇和句法练习,观看视频。
写作任务:根据两篇阅读材料《白鹿洞书院》、《孔子》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的相关内容以及视频China‘s Education以“我理想中的中国高等教育”为题在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https://iwrite.unipus.cn/平台上写一篇作文: My Ide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成绩评定:学生在iwrite写作平台上提交作业后,同学互评,教师评价,机评。
评价
课前诊断性评价:通过词汇小测,了解学生词汇掌握情况。
课中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就学生的词汇学习和口语练习中所反映的思想价值给予即时评价反馈。
课后发展性评价: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想认知及行为目地的达成情况进行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以帮助调整学习计划,制订教学策略。
六、教学设计反思:
本设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并分析传统教育和当代教育的异同,重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思辨性,不仅将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为议题,而且引导学生批判性对比中西方教育的区别,思考理想中的高等教育。同时,以产出为导向,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小组讨论,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虽然教师已经尽力搜集思政素材,将中国教育与语言知识相结合,将主题意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教师自觉教学工具和手段始终有限,教学的互动性和时效性仍然不够,期待在随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语用能力,提高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