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制作人:杨恒雯
课程名称 |
基础英语写作(M)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 |
课程类型 |
专业课 |
开课年级 |
大二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课程总学时 |
32 |
一、 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文理基础课,是英语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综合课,它涉及到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能力和异国文化背景知识等。因此要在基础英语开课一年后开设。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能比较熟练地写作200-300词的说明文、记叙文、描写文、及论说文,并且做到论点鲜明,论据较充分,行文规范,层次清楚,语言比较地道,表达简洁。
通过对体现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典型事件与人物的描写, 对热点时事与社会现象的评论,学习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从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入手,探讨中英写作的不同点,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意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敏感性。通过讲授书写形式、词、句、段落、篇章等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做到规范、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江西故事我来写”用英语讲述家乡——庐山
2.对应章节:The Whole Composition---How to Plan an Essay
3.课程讲次:一堂课45分钟
三、案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理解:通过本次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知道如何构思文章,正确撰写提纲,为各种文体的写作打下基础。
2. 思政素养:引导学生讲叙江西故事,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勇于变革、创新进取的精神,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 情感与态度:学习用英语讲述江西故事,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
四、案例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写作文的5个基本步骤及如何构思、撰写摘要,为后续创写各种类型的篇章打下基础。
五、案例教学设计
(一)课前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课前学生通过老师给出的写作步骤的视频和“江西庐山”的话题,预习第五章写作步骤的相关内容,并查阅资料,通过“向他人介绍庐山”任务将已有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联接,发现其中的空白与不足,找寻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和目标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该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课中
1.导入(8分钟)
讨论话题:1) 你的写作步骤有哪些呢?
2) 提纲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3)你会怎么向他人介绍庐山呢?
通过导入让学生将知识和身边的具体事务进行连接,将已知和未知连接,提高其课程参与感。
2. 线上学习情况分析(12分钟)
1)学生作业文本分析
2)阅读后总结提纲
3) 提纲分析
教师通过对线上平台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呈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而开展精准教学,最终实现精准化教学。
4. 重点难点讲解(15分钟)
OutlineWriting
通过重点讲解作文构思的步骤和误区,提纲的结构和类型,弥补线上学习不到位的地方,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引入“庐山”的话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同学们对自己文化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用英语介绍自己文化的能力。
4.练习 (10分钟)
练习:小组任务
创意写作:Mountain Lushan
撰写:提纲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写作内容来挖掘写作中的思政元素,如庐山的人文、地理、历史,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
(三)课后
写作任务
将拟定的提纲扩写为一个篇章,通过更多地查阅与庐山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中国文化素养和文字素养。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在基础英语写作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拓展方面,还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限制,对于某些复杂的理论知识讲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拓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中的思政内涵;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更多的互动式和体验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三是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创造积极、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总之,通过本次的思政教学案例实践,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基础英语写作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