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教师互帮互学氛围,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4月1日上午,学院在紫薇园校区教学楼B103教室举行教学示范公开课观摩活动。本次《油茶学》公开课由生物科学教研室叶思诚博士和国家林草局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陶勇共同讲授。学院院长张小谷、副院长何刚、教学科研管理科科长王萍兰与来自生物科学、生物制药、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参加了公开课观摩活动。

叶思诚博士主要讲授了《油茶学》课程中关于“油茶林的水肥管理”的内容。他以油茶丰收的新闻报道导入新课,结合2019-2024年九江地区降水情况,讲解了干旱对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针对油茶幼林和成林分别介绍了抗旱管理措施。在讲解油茶肥料管理时,叶思诚博士从肥料类型、施肥时序、施肥方式等内容展开讲解,辅以机械化水肥一体化案例介绍现代技术应用场景。陶勇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油茶林管理经验,从高产油茶林管理概况、扩穴培土、生态控草、营养与施肥、树体管理等五个方面介绍了“高产油茶林管理技术”。授课过程中两位老师运用了丰富的生产案例,既讲解了知识、传授了技术,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进了师生互动,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授课结束后,在生物科学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研讨交流。以下是部分参加观摩老师的心得体会。
高中南:通过本次示范课,我不仅学习了油茶林的水肥管理技术,更重要的是从老教师身上学到了课程教学的授课技巧和经验。我相信这次公开示范课对我未来的科研学习和工作都将大有裨益。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姣姣:参加此次油茶学公开示范课,我收获颇丰。课堂上,叶老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借助图片与详实的数据,清晰地阐释了油茶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特点,以及各类常见的水肥管理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列举了多个油茶种植基地因水肥管理不当及气候干旱导致减产的案例,如何通过水肥基地建设改良油茶大、小年的现象,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同时也感受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法的魅力。
此次教学示范公开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借鉴、交流研讨的平台,提供了共同学习成长的机会,得到了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对学院营造教书育人良好氛围、提升教师教学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讯员:杨义文
初 审:何 刚
终 审:邓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