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船舶零件智能修复技术微专业:产教融合育英才,智能修复创未来

发布者:孙国栋/文 姚海龙/审  时间:2025-04-15 10:34:17  

一、船舶零件智能修复技术微专业特色

随着全球航运业和海洋工程的高速发展,船舶零件的智能化修复技术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需求。传统修复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而智能修复技术(如AI检测、机器人操作、3D增材制造、大数据分析等)正在快速重塑行业格局。

“船舶零件智能修复技术”微专业聚焦船舶维修领域的三大技术难点--高精度检测、智能化修复与绿色再制造,依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和材料成型专业省级教学团队优势,依托材料表面工程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材料表面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等科研实践平台,贯彻落实《九江市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构建了“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融合材料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增材制造等前沿学科,由高校教师和行业工程师联合授课,课程案例来自企业真实维修项目,采用项目式学习,以“技术方案+实操答辩+企业评价”多维评定成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二、教学安排及学生参与情况

“船舶零件智能修复技术”微专业共设置8门课程(共220学时,其中理论86学时、实践134学时),分别在2025-2026-1和2025-2026-2学期开设,采取独立开班形式,每学期集中在周末上课。

为了吸引学生就读该微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出台技能分、奖学金、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优先等优惠措施鼓励学生报名,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本期微专业班共招生学生25人,分别来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调查显示,学生选择微专业的主要原因包括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满足跨学科兴趣。

未来,“船舶零件智能修复技术”微专业将通过与企业多方位联合、灵活教学、AI+X模式,不断提高学生技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