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随着慕课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中国式慕课也在国内迅速发展。为鼓励我校教师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学校决定2016年继续开展慕课课程建设立项工作,计划立项建设10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职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
2.支持有一定网络教学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项目,鼓励教学方法灵活创新、学生学习体验和评教好的课程申报。
3.课程建设要有团队且结构合理、人员稳定、锐意教学改革,能按需要组建助教团队。
4.申报课程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并如期在教学平台上开课。
二、申报范围
1.申报课程必须能够体现和代表所属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效果好,得到广大师生、社会业界同行的认可,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2.本次课程申报范围:省级、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精品课程等资源积累比较丰富的优质课程;有一定教学改革成果的课程;量大面广的综合教育类课程和信息技术专业课程。
3. 原则上每个二级学院限报一门。
三、建设任务
建设期为一年,计划2017年11月验收。立项课程须履行以下职责:
1.完成课程的设计、教学视频的拍摄及各类教学资源的编制与建设。
2.设置课内提问、随堂测验、单元作业、课堂讨论等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以帮助学习者有效进行学习并实现教师制定的目标。
3.保证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4.上传课程内容到相应的教学平台,并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5.课程开课前,如教学安排出现重大变化,应提前30天书面告知教务处,以便平台及时调整;课程开课后,如发现任何内容错误,应及时更正,并记录备案。
6.开课期间,课程团队应维护课程论坛、讨论区和答疑区,以保证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具体方案见《
慕课建设指导手册》(附件1)。
四、申报办法
为了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和示范效应,教务处采用全校公开申报评审制,运用项目合同管理制度进行立项建设。2016年计划建设10门慕课,每门课程建设经费8万。
1. 教师提交《
慕课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附件2)至二级学院审核,于10月20日前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教务处根据申报情况,组织人员评审,提出拟建设课程和负责人名单,报学校确定立项建设课程及经费支持。
3. 11月30日前,召集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签定《
2016年慕课课程建设项目合同书》(附件3),正式启动慕课建设工作。
4.2017年2月20日前,课程负责人提交《
慕课课程建设项目规划书》(附件4)至所在学院,经审核后提交申报书纸质版一份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电子版发至wwj116124@163.com。
联系人:王文洁 钟婵娟 电话:8312749
教务处
2016年9月12日